? ? ? ? 嘗試變革鄉村高中生的寒假生活
? ? ? ? 在“2018你好,寒假”項目的帶動下,我也嘗試變革鄉村高中生的寒假生活,以我校高一年級部分學生為研究對象,采取自愿報名的形式。通過線上交流、互動,教師遠程指導,學生自主策劃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現以對比的方式談怎樣變革鄉村高中生的寒假生活。
? ? ? ? 一、前期調研是變革的基礎
? ? ? ? 變革是否學生所需?變革之前,教師必須先了解學生對原有的寒暑假生活的看法以及期望過怎樣的寒暑假生活。因為變革的對象是學生,變革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我們必須基于學生、從學生的意愿出發去變革寒暑假生活。因此,前期調研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 ? ? ? 顧校的前期調研方法包括問卷與訪談,內容為對以往暑假作業的感知和對今年暑假作業的建議和期待。調研對象包括學生和家長,調研數量基多,收集的數據全面而科學。
? ? ? ? 對比之下,我初次嘗試變革的前期調研,方法單一,內容簡單,調研對象少數,只有自愿報名體驗不一樣寒假生活的14名學生。問卷內容包括學生信息、對以往寒假生活的感知和對今年寒假生活的期待和建議。其中,學生信息是選擇題,其他是開放題。問卷設計如下:
? ? ? ? ? ? ? 寒假生活調查問卷 (前期調研)
親愛的同學們:
? ? ? ? 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將來臨,為了解同學們往年的寒假生活以及心里最想怎樣過寒假生活,特意設計這份寒假生活調查問卷。以不記名的方式填寫,請同學們寫出內心真實的想法。感謝同學們的積極參與!
1、(選擇題)你的性別?
2、(選擇題)你是哪個年級的?
3、(開放題)往年的寒假你是怎樣度過的?
4、(開放題)你喜歡往年的寒假生活嗎?為什么?
5、(開放題)你想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嗎?為什么?
6、(開放題)你心目中的寒假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7、(開放題)列出你最想在寒假做的幾件事(至少五件)
調研結果分析如下:
? ? ? ? 這次嘗試變革的范圍比較小,宣傳力度也不大,我只是向義賣微信群里的十多位學生宣傳“你好,寒假”的項目,并表達我也想帶領他們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的想法。這個想法得到群里大部分學生的贊同,孩子們也希望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寒假生活。
? ? ? 1.嘗試變革范圍小,而且女生基多
問卷顯示,自愿報名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的學生有14位,其中男生4位(占28.57%),女生10位(占71.43%)。說明,女生比男生更愿意表達自己,表現自己。另外,高一的學生有11位,占了78.57%。主要是因為上次義賣群里都是高一的學生,其他年級的個別學生是高一學生的影響下加入的。但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只有高一的學生參加(除了走進敬老院的活動有2位是未報名的初二學生),為什么其他年級的學生報名了卻沒有參與呢?在活動后期調研中了解到,絕大部分學生都樂于與同伴一起參加活動,不喜歡一個人參加陌生團隊活動,所以即使想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但沒有同伴一起參與而沒有參加。
? ? ? ? 2.寒假生活需要變革
? ? ? (1)往年寒假生活比較無聊
? ? ? ? 從問卷的第3題“往年的寒假你是怎樣度過的?”了解到,71.43%的學生寒假過得無聊、沒意思,出現最多的詞語是“玩手機”、“在家呆著”、“做家務”。與第4題“你喜歡往年的寒假生活嗎?”相對應,71.43%的學生回復“不喜歡”,主要是因為“過得毫無意義”、“無聊”。回復“喜歡的”只有4位學生,只占28.54%。喜歡的原因主要是他們在寒假中有事可做,比較忙碌,比較充實,如“和爸爸一起干活”、“幫親戚看店”、“打工”等。但他們還是想增加精神文化方面的生活。
? ? (2)都想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
? ? ? ? 從第5題“你想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嗎?”的回答中了解到,喜歡往年寒假生活的那幾位學生還是想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原因是“經歷不一樣的寒假總可以學到不一樣的東西”“不一樣的生活有不一樣的感受”“想學到不一樣的事物”。其余學生也都想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原因是“不想碌碌無為度過寒假”“想過有意義的寒假”“不想一個寒假就這樣過去”“想體驗不一樣的自己”。
第3題:往年的寒假你是怎樣度過的?
第4題:你喜歡往年的寒假生活嗎?為什么?
第5題:你想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嗎?為什么?
? ? ? (3)想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寒假生活
? ? ? ? 在第6題“你心目中的寒假生活應該是怎樣的?”回復中,出現最多的詞是“充實”、“有意義”、“有趣”,“陪伴家人”。在第7題“列出你最想在寒假做的幾件事。”回復中,可知學生想在寒假中做這幾類有意義的事情,一是公益活動,有8位學生談及,占了57.14%,如慰問敬老院老人、探望抗戰老兵、環保徒步旅行、愛心義賣等;二是與朋友相聚,有6位學生談及,占了42.85%;三是陪伴家人或幫忙做家務,也有6位學生談到;四是鍛煉身體,有5位學生談及,占了35.71%;五是學習或閱讀,有4位學生談及,占了28.57%;六是打寒假工,有2位學生談及,占了14.28%。可見,鄉村高中生最想在寒假里做一些有意義的公益事情和陪伴家人,因為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身內在的價值、體會到精神帶來的快樂和滿足。另外,與朋友相聚,也成為鄉村高中生在寒假中比較重要的事情之一,說明學生喜歡與同伴在一起,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理解學生為什么比較喜歡參加集體活動了。
第6題:你心目中的寒假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第7題:列出你最想在寒假做的幾件事(至少五件)
? ? ? 二、主動參與是變革的力量
? ? ? ? 學生是寒暑假生活的主體,寒暑假生活的變革離不開主體的主動參與。顧校學校的暑假研究活動以學生自由組隊,各小隊自主選擇社區的一些項目開展研究,學生自主策劃“暑假社區研究活動”。學生“主動參與”是暑假變革的力量。
? ? ? ? 在自愿報名的研究團隊中,我也特別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我通過互聯網+方式,遠程指導學生自主策劃、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生一共策劃了3個活動,分別是環保徒步、走進敬老院、愛心義賣。每個活動都有一位負責人,通過自愿報名擔任的方式成為活動負責人,負責策劃、組織、召集人員等。參加每個活動的成員也是自愿報名的。“自愿”而非“被迫”,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是活動的主人,只有主動參與才能充分發揮其內在的潛能。
環保徒步活動方案:
走進敬老院活動方案:
? 愛心義賣活動方案:
? ? ? 三、實踐與指導是變革的關鍵
? ? ? ? 小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家長、老師的指導與協助。對于鄉村高中生,雖然各方面都比小學生強,但策劃、組織、開展活動都是第一次經歷,毫無經驗的他們同樣需要老師的適時引導和提醒。我通過互聯網+方式遠程指導學生,當遇到難題時,我引導學生多思考,多交流,多討論,多從網絡查找資源;當發現問題時,我及時提醒學生,常以創設情景的方式讓學生換位思考,從而發現自身的不足。
? ? ? 四、展示與評價是變革的體現
? ? ? 怎樣展示寒假生活?怎樣利用寒假生活資源?怎樣銜接寒假與學期初生活?剛開始我找不到思路,毫無想法。于是我主動請教學生,與學生一起商量討論。經過三次面對面集體討論和多次微信群交流,最后定下了“2018寒假生活展示與評價活動”方案。確定方案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認真準備展示內容。
? ? ? ? 2018寒假生活展示及評價活動
一、活動背景
? ? ? ? 在華東師大李家成教授推動的“你好,寒假”項目的帶動下,海霞和莉梅老師帶領十幾位自愿報名的高一學生參加“2018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活動。寒假期間,學生自主策劃、組織、開展了環保徒步龍母嶂、走進敬老院、愛心義賣、慰問抗戰老兵等社會實踐活動。參加活動的十幾位學生從而成為了新一批學生義工。為挖掘利用寒假生活資源,為銜接寒假生活與學期初生活,特別開展“2018寒假生活展示與評價”活動。
二、活動目的
? ? ? ? 1.挖掘利用寒假生活資源,銜接寒假生活與學期初生活。
? ? ? ? 2.提供學生鍛煉、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
? ? ? ? 3.通過分享寒假獨特而有意義的體驗活動,讓更多的學生感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帶來的快樂和收獲,以及傳遞正能量和愛心。
三、活動內容
1、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視頻分享
2、活動分享:中原、俊豪
3、愛心義賣舞臺劇
4、打寒假工的經歷分享以及介紹年俗之一花燈
5、《一起走》手語舞
6.領導、老師對學生體驗不一樣的寒假生活和寒假生活展示活動進行評價
四、活動時間
2018年3月19日下午班會課
五、活動地點
羅崗中學六樓會議室
六、參加人員
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每個班的班干部以及德育處領導、部分老師。
五、中后期調研是變革的價值評估
? ? ? ? 變革后的假期生活能否提升學生的生命價值?學生哪些方面能得以成長?是否不同于課堂教學的獨特成長與收獲?怎樣體現活動的價值?怎樣提升活動的品質?
? ? ? 活動中、后的調研非常重要。顧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變革后的暑假作業進行價值評估與改進。我則通過微信訪談的方式對活動中、后期進行調研,了解活動開展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存在的不足。
? ? ? ? 如:在“走進敬老院”活動結束后,我設計這樣的微信訪談問卷:
1、你以前參加過這樣的活動嗎?覺得這樣的活動有意義嗎?為什么?
2、你覺得這次活動組織得怎樣?為什么?
3、你滿意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嗎?滿意其他同學的表現嗎?為什么?
4、你認為在活動中表現最好的誰?好在哪?
5、你覺得這次活動哪些地方值得表揚?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需要改進?
6、你期待下一次這樣的活動嗎?為什么?
? ? ? ? 如:為了解環保徒步活動的價值和意義,為了提升更多學生的愛護環境意識,特別設計了這份微信訪談問卷。
1、參加完環保徒步你有哪些收獲?
2、你覺得環保徒步的意義在哪里?
3、當旁人不理解你撿垃圾是為了愛護環境而取笑你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怎樣看待旁人的想法?
4、當活動結束后看到大家努力的“成果”(滿滿的好幾大袋垃圾)時,你的心情怎樣?你認為怎樣可以讓身邊的親朋好友重視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5、你滿意這次的環保徒步嗎?為什么?如果以后再開展環保徒步,你認為還可以怎樣組織會更有意義?
? ? ? ? 如:在“義賣活動”結束后,我又設計了這樣的微信訪談問卷:
1、這次義賣活動與上一次對比,哪次比較好?好在哪?不好在那?
2、這次義賣活動遇到了哪些困難?大家分別怎樣解決?當時你又是怎樣想的?
3、早早來義賣卻發現攤位已經有人賣了,怎么辦?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4、當路人不理解我們義賣行為的時候,如有位阿姨說:“書就不好好讀,出來義賣。”你是怎樣想的?你怎樣看待不理解我們的人?
5、在推銷義賣物資的過程中,遭到了很多路人的拒絕,還經常聽到路人說等會再過來買,可是再也沒有回來,你怎樣看待這樣的現象?
? ? ? ? 如:在“2018寒假生活展示與評價活動”結束后,我設計了這樣的微信訪談問卷:
1.不一樣的寒假生活帶給你怎樣的收獲?舉例說明。(越詳細越好)
2.在寒假生活展示的整個過程中,具體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了鍛煉和成長?(越具體越好)
3.你覺得在以后的寒暑假中,有必要繼續開展有意義的寒假活動嗎?除了公益活動,還可以開展怎樣的活動?(能舉例多少就多少)
? ? ? 通過對活動中后期的調研,不僅能夠更加真實了解活動開展的意義和價值,并能根據存在的不足改進活動,以此提升活動的品質,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