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魏明帝曹叡頒布詔書說:“古禮規定,王后沒有兒子時,遴選庶子繼承大宗,就應當繼承正統而奉公義,怎么能再主個人親情!漢宣帝繼承昭帝的帝位,追加生父皇號;哀帝以封國國君身分即...
孫權稱帝后,派使者到蜀國通告他即皇帝位的事情,提議兩國并尊二帝。 蜀漢上下都認為,孫權稱帝建立吳國,名不正言不順,于禮制有違,蜀國應該顯明正義,斷絕與吳國的往來。 諸葛亮說:...
張休(205—245年),字叔嗣,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張昭之子。 張休精通文史,初為太子中庶子,傳授太子孫登《漢書》,拜右弼都尉。 孫權時常狩獵,每每到黃昏才回來,張...
吳黃武八年(229年)春,孫權對曹休的戰爭取得了預期效果,文武百官紛紛上書,請求孫權登基稱帝。 孫權假裝謙虛,客氣地推辭了。 但私下里,他仍然在賣力地為自己登上皇位造勢。 這...
十二月,諸葛亮率領大軍從散關出發,進攻陳倉,開始了第二次北伐。 陳倉確實沒多少兵力,只有鎮西將軍郝昭率領一千多兵士駐守。 但郝昭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按照曹真的要求,抓緊加固...
諸葛亮得知曹休戰敗,張郃率大軍東下馳援,關中曹軍守備虛弱,便打算再次出兵攻魏。 蜀漢群臣認為,年初第一次北伐剛失敗沒多久,這么快又進攻魏國,對能否取勝沒多大信心,大多持懷疑態...
吳國這邊,為了拔掉曹休這顆眼中釘,獲取一場盼望已久的大勝,也是做足了準備,下了老本。 八月,孫權親自跑到皖口(今安徽安慶市懷寧縣皖水入江處),拜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統領六師...
于是,周魴開始給曹休寫信,表示敬仰曹休已久,身在吳國心在魏,愿意歸降魏國。 他前前后后給曹休寫了七封信。 第一封算是引言,稍作鋪墊,寫道:“我心向魏國,雖遠隔萬里,卻時時盼歸...
理由是可以挖掘的,機會也可以創造。 孫權發出指令,陸遜、朱桓、全琮等人開始策劃。 經過多次研究,受到近幾年韓綜投魏等事件的啟發,他們將目標對準了魏國大司馬曹休,打算運用東吳最...
蜀國圖謀魏國暫時失敗,魏國自然也不會放過蜀國和吳國。 司馬懿平定孟達,回到宛城不久,魏明帝曹叡召他進京,商討局勢。 曹叡問司馬懿:“吳國、蜀國都該討伐,應該先從何處著手呢?”...
河右地區少雨,常因無糧苦惱,徐邈上書修武威、酒泉鹽池,用以收藏敵人的糧食,又開鑿水渠,招募貧民租種土地,使得家家豐足,倉庫盈滿。 又支取州中一部分的軍費,用來交換金帛犬馬,供...
諸葛亮回到漢中,有人勸他再次發兵。 諸葛亮說:“我們在祁山、箕谷的大軍,都多于敵軍,但沒有打敗敵人,反而被敵人打敗了。失敗的原因不在于兵少,而在于將領。至于北伐,今后再想辦法...
諸葛亮這招“奇襲隴右,關門打狗”之計,前階段進行得非常順利,眼看勝利在望,卻不想突遭變故,形勢頓時急轉直下。 問題出在“關門人”馬謖身上。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勝負的關鍵無疑就...
蜀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發動準備已久的北伐戰爭,是為第一次北伐。 諸葛亮命鎮東將軍趙云、揚武將軍鄧芝率一小部軍隊從褒斜道(今陜西寶雞市眉縣西南)出斜谷,揚言要攻取郿縣...
北伐的基本方針在諸葛亮的力主下,毫無爭議地確定了。 接下來,北伐的目標、具體方案等,進入了討論程序。 這下出現了分歧。 此時鎮守長安的是安西將軍夏侯楙。 夏侯楙,字子林,沛國...
蜀建興六年(228年)六月,諸葛亮在漢中沔陽(今陜西漢中市勉縣)經過近一年的整備,開始實施北伐計劃。 從228年春至234年冬,諸葛亮先后對曹魏發動了五次戰爭,歷經7年,史稱...
司馬懿接到密報,擔心孟達突然發難,趕緊給他寫了封信,花言巧語勸慰一番,目的是先穩住他。 他在信中說:“將軍你離開劉備,投奔我國,朝廷委以重任,皇上封你為守邊大將,可說是對你坦...
建興三年(225年)秋,諸葛亮南征南中取得勝利,準備班師回朝時,在朱提郡漢陽縣接見了魏國來降的李鴻。 當時,隨軍的費詩和蔣琬也參與了接見。 李鴻講道:“我前不久經過新城,到孟...
諸葛亮征召廣漢太守姚伷(字子緒)為丞相掾,姚伷向諸葛亮推薦了很多文武官員。 諸葛亮稱贊他說:“對國家效忠進益,莫過于舉薦人才,但推薦者往往根據自己的崇尚。而今掾屬姚伷舉薦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