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www.cocoachina.com/ios/20141004/9827.html
iOS和OSX支持40種語言的本地化,Xcode無疑為這一過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蘋果將這一多語言適配過程細分為Internationalization(國際化)和Localization(本地化)兩個階段。
在將你的APP適配各種語言本地化之前,你得先讓你的APP富有國際范兒,也就是說國際化是一條通往本地化的必經之路。在國際化階段,你需要讓你的APP與語言和區域獨立。
蘋果的框架已經幫我們把不同語言的數據分離開,這更有助于我們管理這些資源,包括圖片、聲音、視頻、文檔、用戶界面文字(甚至代碼中編寫的用戶界面文字),它們會被建立在同一個bundle中。
NSLocalizedString
我們來使用NSLocalizedString來讓用戶界面的文字國際化,不過這些文字不是在IB上輸入的,而是在代碼中產生并賦值的:
#define NSLocalizedString(key, comment) \
[[NSBundle mainBundle] localizedStringForKey:(key) value:@""table:nil]
上面這個Swift語言聲明的函數可以直接返回一個經過本地化處理過的字符串,這就使得你在代碼中給一些控件文本賦值時更有“國際化視野”:
NSString*str=NSLocalizedString(@"save",@"保存");
因為不用的語言會有不同的專業名詞,所以最后的comment參數很重要,它可以暗示翻譯人員這段文字要表達的含義。而第一個參數key的內容為基礎語種的內容,將它作為“鍵”來映射其他語言對應翻譯后的“值” .
NSFormatter
NSFormatter算是老朋友了,它把數據轉化成人們易讀的字符串,而且還會根據不同語言和區域進行格式上的優化。它默認使用當地的語言習慣,我們不需要配置任何參數。比如顯示時間日期,數字,金融,字節計數等格式上的本地化。現在iOS8和OSX Yosemite加入了健康相關的功能,NSFormatter也加入了很多新的量詞,比如能量、長度高度、重量等方面。
NSBundle
你的APP構建于很多文件夾中,而不是一個單獨的文件。這些文件夾被叫做bundle。它們不僅僅包含了你的APP,還有你APP的擴展(extensions),你的構架(frameworks)等。而NSBundle提供了獲取這些bundle中資源的標準API。當你使用這些API的時候,它們會自動使用符合當前地區語言的最恰當的資源。建立bundle是Xcode的活兒,所以我們不需要手動去管理這些資源文件放在bundle的具體位置,而是告訴Xcode哪些資源可以被本地化,設置好資源文件對應的語言,然后就交給Xcode去管理這些資源文件在bundle中的位置吧。
所以我們在加載一些資源文件的時候依然向以前那樣從bundle獲取url就行啦,Xcode已經幫我們替換成了本地化的資源,前提是你已經在Xcode中設置好了當前語言版本的對應資源。
Xcode
在Xcode5中支持了使用base國際化并用自動布局優化國際化后的界面,現在其他資源文件也可以這么干了,甚至可以在Xcode中預覽界面布局效果。
點選一個xib或storyboard文件后,在File Inspector中的Localization中可以設置支持的語言。Xcode會自動從界面元素中提取出文字到strings文件中,翻譯人員可以根據注釋來在對應語言的strings文件中進行翻譯。當然也可以直觀化的轉換成界面形式的文件來直觀化翻譯工作:
在Xcode6中我們可以在Debug時預覽不同語言和地區APP的界面效果,這樣我們就不用在debug階段不斷的切換模擬器或真機的系統語言了!首先要在scheme中更改下運行APP的語言和地區:
注意到后面還有兩項:雙倍長度的模擬語言和從右到左的模擬語言,這兩種是模擬極端狀況下來考驗我們UI效果的。比如在表達相同語義時英語的長度要比漢語長很多,而德語又比英語長一些,這很可能讓APP的界面造成混亂;而還有語言是從右到作的(古漢語的寫法?),這也都是一些APP需要考慮的地方。
本地化—翻譯你的APP
之前國際化的工作就是將工程變得有國際范兒,建立起了支持多語種的架構,那么接下來就是苦逼的翻譯工作和本地資源準備工作,說好聽點兒就叫本地化。
首先要把表面上的工作做了,也就是翻譯用戶界面上所有的文字。當然這不是程序員該干的活兒,更不能直接交給谷歌翻譯,而程序員與專業翻譯人員溝通時還是需要成本的:首先把需要翻譯的內容從工程里整理出來,然后交給負責翻譯的妹子,等妹子翻譯好后再把結果導入工程中,嗯目測工作量亞歷山大。PS:為什么翻譯是妹子?
就算妹子再萌,也不能因為這占用了程序猿們寶貴的工作時間!Xcode6簡化了導入導出這些資源的流程,它會檢查IB資源和源文件并提取“source strings”,并生成XLIFF文件。翻譯好的XLIFF文件也可以通過Xcode導入到工程中來生成和更新資源。嗯,可以把省下來的時間干一些其他的事情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