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客觀事實O:你學到了哪些內容?
1、社會背景左右我們的行為。因此,團隊背景(即企業文化)也決定一個團隊的績效。
2、績效與環境(背景)相關的時間占80%,而與個人能力聯系的時間只有20%。
3、AMBR流程-背景管理工具:
(1)你的關注點
(2)加上你的心態
(3)影響你的行為
(4)產生你要的結果
感-本能反應R:這些內容給你內在帶來什么樣的本能的反應=情緒和感受?
1、社會背景左右我們的行為。因此,團隊背景(即企業文化)也決定一個團隊的績效。以前意識里面知道團隊的氛圍對團隊績效的影響,但是沒有從此引申到社會環境對我們個人行為的影響。以后在分析相關問題時,要更全方位地去關注和考慮。
?2、 績效與環境(背景)相關的時間占80%,而與個人能力聯系的時間只有20%。一開始理解不了這句話,環境有如此重要?竟然能超過個人的這種能力。最后,在看書的過程中,往后面去看時,發現應該這樣去理解會更好一些:工作上的績效,有個人能力的因素,但是在同樣的個人能力下,環境背景不同,所產生的績效也是不同的,甚至天差地別。
3、AMBR流程-背景管理工具:對這一觀點比較陌生,以前沒有接觸過類似的。
悟-聯想啟發I:聯系你自己的經歷,以上OR內容對你的啟發有哪些?
?1、結合前面的OR部分的內容,我更多的是聯想到自己平時的培訓工作。以前每次接到業務部門的培訓需求時,我們也會針對對方的培訓需求,進行項目的設置和課程安排,都希望通過培訓能夠幫業務部門解決一些問題,進而改變工作績效。可是學完第二章之后,其實寄希望于通過培訓改變績效,這是需要做很多的努力,培訓不等于績效,也就是說并不是業務部門存在的培訓需求,我們通過培訓都能夠去幫他們解決,進而提升績效。所以在進行培訓項目的設計前,我們更應該進行背景的相關調查和了解。
2、以前我也一直認為人的性格,更多是內在因素的影響,外在只是一部分的影響因素。但是,第二章的觀點確存在不一樣的理解:大多數人保持了一貫的性格,主要原因是我們善于控制環境。這句話很讓我費解。后來想想,因為我們可以控制環境,所以我們能夠保持這樣的性格。但是如何環境變了,或者這樣的環境不受我們控制了,我們的性格就會影響……這樣的理解讓我更深層次地去看到思維的多角度運用。
行-決定行動D: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學習丶生活和成長,你馬上會去做的三個行動是什么?
1、在培訓項目設計前,進行項目背景分析和調查;
2、在分析問題時,學會使用背景管理工具,從而找到問題真正的根源。
3、加強對環境的控制和調節能力,學會適應各種環境,讓自己可以游刃有余地處理各種問題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