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又到了蕭瑟卻充滿希望的年底,人們不由自主的回顧這一年的時光,成敗和悲歡既留于心間也可能部分留于紙上,都是經歷,都是成長。然而這篇帶有奇怪“后現代主義”風格標題 ( ̄▽ ̄)/的文章卻是“蓄謀已久”的。
今年夏秋,作為一個年輕的產品經理,本人在經歷近半年零散的工作后,終于有幸主導一個重要創新項目。其性質接近于“從零到一”,充滿挑戰,又恰能一個產品經理勉強應付的過來。我意識到其中蘊含著難得的學習機會,于是全程將一些自覺有意義的思考記錄在本上。所以,本文是一段時間以來零散工作思考的再次梳理總結,是一直期盼完成的年度文章。十分抱歉的是,很多瞬間的靈感由于連續的繁忙工作未能及時記錄下來,難免有些遺失。
完成本文既是對一段學習的正式總結,也是個人繼續對寫作、歸納、抽象、聯想能力的訓練,同時作為資歷較低的新人,把它分享出來,希望與產品新人共勉。所以,除非太愛我,專家大佬們可以退散了。
另外,遺憾的告知大家,文章里沒有“童話”,甚至故事也就勉強有一個,全是本人在項目中抽象出的體會、思考。而標題源于夏天忽然想起少年時的玩笑——初中背文學常識時,同學張冠李戴的創造出“***(簡書隱藏)童話故事選”(原為《安徒生童話故事選》)。
正文將按照話題所屬的項目階段進行編排組織,以時間順序展開為:需求調研與方案制定、方案匯報、進度把控、成果展示、結項總結,只是小標題將通過藝術化聯想搭配文章標題。
附“童話故事選”標題意義注解:
1. 童話多富有教育意義;2. 加入個人回憶特色;3. 為嚴肅話題添加幽默氣氛;4. 本人為“幼齡”產品經理,以“小朋友”自稱,兒童需要童話;5.“選集”說明它是一段時間積累而成的并非一蹴而就;6. 此為童話,說的通通都不算數。
黑暗中劃亮火柴
一次次劃亮手中的火柴,安徒生筆下的小女孩看到一個個美好的幻象,最終迎接她的卻只有殘酷的現實。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黑暗中的探索,進入需求調研、方案制定階段相關的探討。
1. 頭上的辮子與心中的辮子
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辜鴻銘
我們的組織氛圍中,由于業務形態的原因,產品研發方向大多聽從所謂“業務方”的指揮,水平和資歷不夠高的產品經理大多時候只需“言聽計從”,最多給點技術上的建議。
這與典型的互聯網產品創造過程或存一定差異。長此以往,產品經理們,特別是新人,恐形成依賴性,削弱自我思考、自我創造的能力。
有時我們可能抱怨沒有研發自主發揮的空間,真到面對一個偌大的系統要建設時,又缺主意,要四處征求意見。研發等著開工,我們卻猶豫不決,多謀而無斷。說到底還是在業務上、技術上自身缺乏經驗和積累,讓人不免聯系起辜鴻銘先生的“辮子”一說。想要獲得決策上的自由,請先把心中的依賴去掉吧。
年輕人加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建設是真。對產品經理而言,不要總亦步亦趨,也不要一心蠻干,要聽的進教導,給得出觀點,該你負責的事還要敢做決定。做到像系統建設的要求一樣——“彈性可伸縮”——不卑不亢,這樣的產品經理便走上成熟之路了。
2. 確定不確定
創新項目的初期,首要問題是業務的不確定性帶來需求的頻繁變更。特別是純研發驅動的工作,還要面臨“自產自銷”的尷尬壓力。
案例一:存在依賴的業務條件不確定時,后續工作強制要求我們將其前置確定,如猶豫不決則延誤開發進度。建議解決方案為,做出基本假設,回避糾結給出理想的方案,特別是要避免在早期過度憂慮技術細節;之后先在假設的基礎上開工,做實驗性開發;同時也要盡量留足后路;直到最后確定依賴條件。
案例二:工作具有創造性,領導在初期指示也不足,大家在發散討論中抓住的方向可能偏離領導原意。建議解決方案為,即使考慮不周,也要提早匯報工作方案,以便及時糾偏。同時這也是在為領導每步決策提供助力。下一章將詳談。
Nyc曰:一個產品經理一定想不全所有的對策,在與團隊中不同角色的溝通中充分碰撞,甚至是匯報時領導的建議,都有可能帶來思想的火花,善于抓住他們,不要放棄探索下去,或許就能發現另一片天地。
講好你的一千零一夜
宰相的女兒通過不停使用“下回分解”法講故事,講了一千零一夜,終于感化了國王,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無數無辜女性。下面我們來談談怎么和領導“講故事”,關于匯報的問題。
1. 請先做好心理準備哦
Nyc曰:通常來講,首先,越高領導越沒耐心聽完你說話;其次,越高領導脾氣越大。
這很容易理解,“革命的分工”不同嘛。在不同的高度會看到不同的風景,在不同的位置會考慮不同的事情。所以要注意抓緊機會在領導之間插上話,把自己要傳達的思想充分、及時的說出來,不然還沒說什么就要被請走了。
2. 決策原理
理想狀態下,一個大的系統性設計應是各級領導自頂向下進行,逐級貫徹上級精神,為下級布置任務。這樣看上去最高效合理。
而實際情況是,高層給一個概念,中層沒有想法,底層直接開始實施。底層每推進一個階段,可給中層決策者更多參考,其開始有一些聯想,便指導改進方案。更大的階段成果則反饋高層,同理,其會根據實際情況在更高層面上給出改進指導。
于是過程變得反反復復,順序復雜起來。歸根結底,是因為決策是需要依據的,而新系統“從零到一”的過程中,依據是底層執行者創造實踐出來的,故而有這種反復。
這也印證了上一章所說“提早匯報”、“及時匯報”的必要性。
3. 影響決策
我們知道,自上至下治理中講求的“帝王之術”是下級間力量的平衡。自下至上傳遞思想時,如認為領導的決策不合理,可將上述方法反過來運用,借平級領導間互相的影響力“開導”;或借向更上級領導匯報之機,指望更上級領導能有更多理解。
4. 坦白一個缺點
在項目最終沖刺階段,每天工作到比較晚,于是起的也比較晚,那幾天幾乎總是被領導的電話叫醒,然后被詢問項目一些最新信息,以便其在早會上進行溝通。由于我記憶力的衰退、繁多事務帶來的淡忘,回答的經常是方向正確但細節模糊,如果在工位也需要去翻看郵件再確認。自己工作最新情況的細節不能對答如流,我對自己的表現也是不滿意的。
我們的項目經理就會去預測第二天領導可能會有什么問題,提前和大家溝通準備。另外,她每天還會發出日報郵件,一方面對各方“同步信息”是項目經理職責所在,另一方面也用于自己梳理。
希望今后能養成這樣的意識,提前預測領導會在哪些時間點詢問何種問題,理清邏輯,記住細節,準備匯報。機會不等人。
夢游仙境
仙境之路曲折離奇,興奮與恐懼并存,會遇到兔子先生、瘋帽子、紙牌皇后等等形形色色的人與事,但愿醒來后感嘆是一個好夢。接下來進入正式開發階段,我們談談項目進度把控相關的問題。
1. 艱難的收斂
項目進入開發階段產品經理不會一身輕松,還會有很多障礙要你去掃清,特別是創新項目,有很多“前無古人”探索的“坑”大家要一起踩。緊張的進度要求我們滾動向前,邊開發邊突破下一步的障礙,確定下一步的計劃。所以過程一定是在波浪式的前進,有時還可獲得“如坐過山車般的”精彩體驗。
曾經,我第一次參觀到項目開工前,各方因為排期問題混亂角逐,不免震驚。而后一位長者告訴我,項目都會有一個“由亂而治”的過程,我的心恍然得到一些安撫。如今,我喜歡聯想數學中“收斂”的概念來描述這個“由亂而治”的曲折過程,它便于可視化的呈現,如下圖。
如果不是考慮到橫軸下的負值問題,我們還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阻尼震動,一旦有新的激勵加入系統,振幅便“死灰復燃”。
項目的“收斂”不像理想狀態,不是一貫的、穩定的。眼看即將成功,人們也有可能在不斷地回顧中反悔,帶來大的波動。但一個成功的項目宏觀上一定是趨于“收斂”的,而不會是“發散”的,否則它就不會有最終成果。
Nyc曰:項目“收斂”的過程是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在這條曲折的道路上我們要把面對未知的恐懼轉化為探索的動力。
2. Checklist
不知各位從上圖生動形象的波動中,是否感受到“對未知的恐懼”。我是深切體驗到每天都會有諸多問題等待解決,甚至有時新問題產生的速度都要超過我們解決問題的速度。那么此情況下就必須要強調古董Checklist(任務清單)的重要性了。
老師從小教導我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出于“鍛煉記憶力”的懶目的,我大多還是僅憑空記作業。初入職場工作,遇到的大多任務、會議復雜度不足,也僅需腦記即可。現在可不行,每次都能列滿一面紙,然后和大家用幾天時間“消化”。
它的形式是如此的簡單,以至于我說的都像是廢話。。。就寫一二三四就好,然后做完的打鉤。只不過由于我溝通的團隊太多,以及一些人是資源瓶頸(超忙),所以我可能會在任務上加上找誰,以及什么時間結點。
3. 再回首
如果沒有參與這樣一個完整的項目,如果不遇到這些層出不窮的問題,也就不會學著去解決它們,那就不會有成長,不會有此文。實踐能創造“意想不到”,于是你才能獲得新的思考。
面對這些問題有的時候感到疲倦,有的時候又會感到興奮,有時也會氣憤,有時又只有無奈。在這一層樓中,我距離自己團隊中的各角色都不會超過50米,但因為探求真相的急切心理,真的經常是跑著步去找他們。每劃去一個問題,便感到向“已知”又邁進一步。每天在這小小的樓層中,估計也只會看見本小朋友在一幫慢步的“老干部們”中跑來跑去。
在過程中我深感前輩們對我的照顧和寬容。我也努力嘗試擺脫依賴,嘗試從說服第一個不好惹的角色開始,嘗試一些小事的解決不必勞煩忙人們;我希望為團隊承擔更多,希望能為研發分憂,為項目經理分憂,為業務方分憂,為領導分憂,去體諒理解他們的難處。
Nyc曰:早期項目不明確時,領導多監督關心是好事;后期方向明確后,領導多放任自主是好事。
別當丑小鴨
雖然丑小鴨通過自己的堅持找到了天鵝群,終于被識別出天資,但是如果一開始能讓別人意識到自己的內在品質,則不會受到那么多不公正待遇。下面讓我們進入產品發布前階段,來談一些輔助技能。這些事情可能與公關、商務、運營相關,但是它們影響到開發進度,而且作為一個創新產品一開始恐怕沒什么人來照顧,所以產品經理有責任了解。
1. 宣傳
Nyc曰:宣傳上要主動出擊,否則貽誤戰機。(就是說要早有準備,不要等所有競品都讓用戶覺得很牛逼之后,你再被迫跳出來說:其,,,其,其實,我們也挺厲害的。)
宣傳的短期目的,對我們來說主要是但不限于以下兩點:一是,讓用戶盡可能多的了解甚至認可你的產品,引發“自傳播”,產生輿論熱點,最好壓過競品;二是,利用一的效果配合產品上線后的實際成果從高層獲取資源,為這個創新產品步入正軌做準備。
宣傳的時機很重要,通常來說要提前,但正式發布時間卻不一定一致的早,比如我們,可能考慮到和競品拼注意力,但視具體情況而定。
宣傳的內容不能過于拘謹,要給用戶希望和充分的想象空間,有的時候甚至要有一些“不要臉”。(對于很多人來說,或許一些夸夸其談見怪不怪、理所應當,但對于我這種“睚眥必較的貓頭鷹”來說,偏離已知、可控的事實讓人十分慚愧。)
2. 順勢而為
項目“由亂而治”逐漸“收斂”的過程中,宏觀上來講,方向最重要,它決定這件事能否做成,是否有社會價值、商業價值。方向正確,細節上的凌亂就如同“風中沙”(上一章開發過程中的那些問題),起風后曾經再散亂也都飄向一處。
微觀上來講,競爭情報、審時度勢最重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體現在很多方面,舉一個簡單例子——產品的發布時機。
小學的一件事一直讓我津津樂道——小學畢業典禮結束大家分別前,男生們聚在一起玩的最后一場大規模群體“波波攢”游戲是我發明的那款。該產品在我小學四年級時的發布就是一個經典范例,哈哈哈。
模式簡單、便于記憶與傳播,遵從主流操作同時又帶新鮮感的產品設計是這款游戲成功的關鍵。但除此之外,我偶然了解到同學的新品發布計劃,對發布時間做微妙滯后,進行產品導入期的“覆蓋”,并且選擇課間操時只有幾個請假同學在班內情況下進行預推廣,檢驗了產品設計可靠性,收集了用戶反饋。之后其在我的推動下順利“自傳播”,并在玩家參與下細化出一些新式玩法,直至畢業的未來近三年一直保有極佳的市場占有率。
當然,作為一款社交游戲,隨著畢業后用戶群體關系的瓦解,它也走到產品生命的盡頭。如果其能跨年級傳播,或者被同學傳承至中學,則有“薪火相傳”的可能,但我自覺其沒有如此優秀(也是社交產品的固有屬性所致,換了圈子一切重來),即使有延續也不會長。不經意間,我們觀察完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ヽ(≧?≦)?。
王子與公主結婚了,然后呢?
這是小時候我們都知道的童話套路,后來我們知道結了婚也是可以再離的。現實總是不如童話浪漫,但是最珍貴的還是大家一起經歷的過程,不是嗎?那就讓我們進入結項復盤階段吧。
明知輝煌過后是暗淡,仍期待著,把一切從頭來過。——《等待》
1. 我寫在官方總結中
產品設計始終要遵循用戶體驗第一的宗旨。尤其是當我們與用戶的接觸延伸到線下時,體驗更為直接,需求也就更為迫切。
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從業務上,體驗的指標經過努力總是可以更進一步,但是指標并不能代表一切。特別是到了線下場景,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
2. 關于合作
不可盲目信任合作對象。引用一句國際政治領域的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即使內部合作,對于“跨度過大”的大企業而言,溝通時對系統流程的不同理解,對發展規劃的不同信念,對各自利益的權衡都會拖延純粹的研發效率。這在“從零到一”創新的前期往往不易浮現,而在“到一”有成果之后恐難以避免。這是企業會存在“科斯天花板”的真實表現。
不同部門分工不同,自然有人手握固有的資源優勢。羨慕別人的時候別忘記低頭看看自己手中有什么,以備走好后面的路。
3. “有問題隨時溝通”
這是我們溝通中常說的一句話,但是有一些事情對方就是不會直接告知。一些考慮欠妥帶來的微妙不滿可能日積月累在對方心中。在未來的關鍵時刻,比如雙方產生分歧時,就會帶來阻力。
該觀點不僅針對個人,同樣適用于團隊,而且由于群體中人與人會相互感染,這種效應會被放大。
4. 不變的是改變
業務的發展促進產生系統建設的需求,系統建設到一定程度又勢必需要組織架構的調整,最后組織架構的調整又反作用于業務發展(當然,調整的初衷就是保持發展的健康、可持續)。
你們或許注意到,業務的發展也可直接促進組織架構的調整,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是從研發側封閉的來看待,那得到的就是下圖這樣一個簡單完美循環。
后記
首先,還是要值此機會感謝。感謝領導們給我實踐學習的機會和指導,感謝團隊同事們的包容、建議,感謝所有合作方們的配合、協助;還要單獨感謝項目經理姐姐,只要你在身邊項目就有安全感,雖無更多機會請教,但一起工作中的言行便映出了我需努力的方向。大家共同盡心的創造,使得這個項目毋庸置疑的取得喜人的階段性成果,也有了本文的誕生。
其次,童話本助于樹三觀,如僅停留在故事層面則缺乏意義。沒有切身體會,對著這滿紙荒唐言(沒什么事例)恐難以領悟其中辛酸淚,只有實踐才能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自己的思考。希望本文能堅定我們的信念,坦然面對更多未知的挑戰。
最后,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本項目在一個階段后沒有由我繼續推進下去,然而不必急于論一時之成敗,特別是有些事情實屬大家都左右不了的。對于我們小朋友來說,經歷、學習、交流、展示自我的機會才更為寶貴。一切過去皆為序曲,對于我們當前的事業,我預感其具有宏觀方向上的正確性,因此所需的就是保持信心,等待機遇。新的一年期待迎接新的挑戰,也盼望能在這里繼續分享新的思考與體會。
好了,我要去告訴小伙伴們,我們的“童話故事選”著成了,最后用項目經理姐姐的一句話來做結吧:
方法比困難多。
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