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列出“措辭菜譜”
佐佐木圭一是首位獲得美國廣告最高獎項“金鉛筆獎”的日本人,也被視為亞洲最成功的廣告策劃人之一。然而,這位廣告達人年輕時卻笨嘴拙舌。后來,他明白了會說話是一門技巧,就像做菜一樣可以學習,他的人生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近,佐佐木出了一本新書《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列出了好學又好用的“措辭菜譜”。
不直接說出想法
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對方不會愛聽。所以,想要自己說的話能被對方接受,“不直接說出心中想法”是最基礎的一步。
佐佐木舉了個例子:朋友送來一箱橙子,家里人有些吃膩了,而你不想讓剩下的橙子白白爛掉。這種時候,他不建議你直接說:“繼續吃啊,放爛了可惜!”
他給出的建議是:揣摩對方的心理,想想家人的喜惡。例如:想要健康。所以,把你的要求換成“多吃點兒橙子,補充維C,不上火”這種,聽起來就容易接受很多。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自由選擇假象”。比如想讓家人幫忙干活時,很多人會說:“去把垃圾扔了。”可結果呢?就得看對方當時的心情了。
佐佐木建議,在這種時候,不妨試試選擇法:“扔垃圾和打掃浴室,你選哪個?”這樣一說,對方就會從中選擇一種,一般都會選擇更輕松的丟垃圾。
突破人性的弱點
在成功掩飾起自己的內心想法后,下一步便是勸說他人聽從自己的建議。就此,佐佐木總結出7個“突破口”——
①投其所好;②儆其所惡;③選擇的自由;④被認可欲;⑤非你不可;⑥團隊化;⑦感謝。
第3點“選擇的自由”,上文已經說過;第1點“投其所好”,那個哄家人吃橙子的舉例也足以解釋。同理,“儆其所惡”就是警示對方如果不配合可能會遭受的損失或傷害,來達到勸誡的目的。比如,當熊孩子們在餐廳打鬧時,聰明的廚師會對家長說:“剛出爐的菜湯很燙,如果被孩子不小心碰到,可能會燙傷?!?/p>
至于被認可欲,則主要通過夸獎對方長處來實現。比如,老婆對不愛干家務的丈夫說:“你把窗子擦一下吧。”恐怕對方未必響應。但如果對他說:”老公,你個子比較高,只有你能把這塊玻璃擦得更干凈!”效果會好一些。
第5點“非你不可”,奧妙跟“被認可欲”是一樣的,只不過更加強化些,無形中賦予對方一種責任感。
至于“團隊化”,則是將對方拉進自己的戰線。比如女兒想劉伯承拉著不愛運動的父親一起跑步,就說:“爸,我一個人夜跑害怕,你陪我一起跑比較安全哦?!?/p>
最后一招說謝謝,奧秘在于說的時機。不是等事成之后再說,而是在你向對方提出要求的同時,先說聲謝謝。提前道謝,對方會在一瞬間隱約產生信賴關系,所以不好意思拒絕。
(摘自《成都商報》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