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個董宇輝的視屏,是講關于讀書方法的,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來簡單的記錄一下。
首先讀一本書,要圈點勾畫。不能讀完一本書,跟新的一樣,那肯定是不行的。因為我們讀書讀一遍肯定是記不住的,要圈出跟自己有共鳴的地方。每個人的經歷,受教育程度,價值觀等都是不一樣的,不是每個地方你都認同,能加深印象。電腦和手機同步,能方便復習。
其次還要做筆記。可以是手寫,可以是手機寫,電腦寫,方便隨時查看。
最后嘗試講出來,可以幫我們把碎片化的知識串聯起來。可以以時間為維度,比如講一個人的生平。或者以重要性排序。或者內外的邏輯。我們不可能新造知識,讀到的都是大家知道的知識,怎樣才能提現出差異性,找到自己的邏輯。當你嘗試給別人講兩遍的時候,你就能找到自己的邏輯,而且你的邏輯很寶貴,千萬不要懷疑自己的邏輯。不要怕一開始講的不好,邏輯不同,語言不順,胡說八道,你試著講兩遍,你就會發現你去講的習慣。一旦你發現你講的習慣,你就會形成你自己的角度。先要講的順,多講幾遍。如何才能講的好呢,就要融入個人的語言風格了,比如幽默風趣,比如深入淺出。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反復重復。
相信通過這樣的練習,我們的語言習慣也會有所改善,還能提升自己的說話能力。
總說自己不會講話,那是因為肚子里沒有東西,又沒有刻意練習……
方法道理知道了,接下來就是好好踐行了。讀書寫文,皆我所愛也。我會慢慢摸索,慢慢踐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