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滑州留后李紹欽通過戲子景進進獻財貨于宮掖,被任命為泰寧節(jié)度使。
皇帝李存勖自幼擅長音律,所以伶人多有寵,常侍奉左右。皇帝有時自己涂脂抹粉,與優(yōu)人同臺演出,以取悅劉夫人,藝名“李天下!”有一次演出,叫自己說:“李天下,李天下”,優(yōu)人敬新磨即刻上前,給了他一記耳光。皇帝失色,群優(yōu)也驚駭錯愕,敬新磨慢吞吞地說:“理天下者只有一人,你喊兩聲,還在喊誰呢!”皇帝喜悅,厚厚賞賜他。
皇帝曾經(jīng)在中牟打獵,踐踏百姓莊稼,中牟縣令攔在馬前進諫說:“陛下為民父母,為何踩毀他們的食物,讓他們餓死于溝壑嗎!”皇帝怒,呵叱把他拉下去殺了。敬新磨追上去,把他擒回皇帝馬前,斥責他說:“你身為縣令,不知道我們天子喜歡打獵嗎?為何放縱百姓耕種,妨礙天子馳聘!你罪當死!”然后請求行刑,皇帝笑了,把縣令釋防。
諸伶人出入宮掖,侮弄縉紳,群臣憤嫉,但誰也不敢出聲,反而有攀附請托以求得到恩澤的,四方籓鎮(zhèn)節(jié)度使爭相以賄賂和他們交結。其中尤其亂政害人的,以景進為首。景進喜歡打聽街頭巷尾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報告皇帝,皇帝也想了解外面的事,于是委托景進為耳目。景進每次奏事,常屏退左右問他,由此景進得以施展其讒言,干預政事。將相大臣都忌憚他,孔謙常以兄長之禮事奉他。
30、
十一月二日,岐王李茂貞遣使送信,祝賀皇帝滅梁,信中叔父自居,辭禮非常倨傲。
31、
十一月三日,河中節(jié)度使朱友謙入朝,皇帝與他宴會,賞賜多得數(shù)不清。
32、
張全義建議皇帝遷都洛陽,皇帝聽從。
33、
十一月五日,賜朱友謙姓名為李繼麟,命李繼岌以兄長之禮事奉他。
任命康延孝為鄭州防御使,賜姓名為李紹琛。
廢除北都,恢復為成德軍。
賜宣武節(jié)度使袁象先姓名為李紹安。
匡國節(jié)度使溫韜入朝,賜姓名為李紹沖。李紹沖多帶金帛賄賂劉夫人及權貴伶宦,十天之后,再遣返他回本鎮(zhèn)。郭崇韜說:“國家為唐雪恥,溫韜發(fā)掘唐朝先帝陵寢殆遍,其罪與朱溫相當,為什么還能做方鎮(zhèn)大員,天下義士會怎么看!”皇上說:“入汴之初,已赦其罪。”仍舊命他回鎮(zhèn)。
33、
十一月八日,中書上奏說:“國家財政困難,請酌量留三省(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寺、監(jiān)官,其余全部裁撤,等現(xiàn)任者滿二十五個月,再依次輪換;西班上的將軍以下武官(朝會時文官排列東邊,武官戰(zhàn)列西邊),令樞密院比照裁撤。”皇帝聽從,官員們怨聲載道。
34、
當初,后梁均王(朱友貞)將要到洛陽南郊幾天,聽聞楊劉陷落而止,祭天所用儀物全部都還在。張全義請皇上即刻到洛陽,拜謁宗廟完畢之后,就祭祀南郊;皇帝聽從。
十一月十六日,再次將后梁東京開封府恢復本名汴州,恢復設置宣武軍。后梁以宋州為宣武軍,皇帝下詔更名歸德軍。
下詔命文武百官先到洛陽。
35、
參議朝政的人認為郭崇韜以勛臣為宰相,不懂朝廷典故,應當用前朝名臣輔佐他。有人舉薦禮部尚書薛廷珪,太子少保李琪,曾經(jīng)在太祖(李克用)時代擔任冊禮使,都德高望重而有文化,應該做宰相。郭崇韜上奏說,薛廷珪華而不實,沒有宰相氣度,李琪輕佻險惡,沒有名士之風;尚書左丞趙光胤廉潔方正,在后梁還未滅亡時,北方人都稱贊他有宰相器局。豆盧革舉薦禮部侍郎韋說,說他熟悉朝章。
十一月十七日,任命趙光胤為中書侍郎,與韋說并為同平章事。趙光胤,是趙光逢的弟弟;韋說,是韋岫的兒子;薛廷珪,是薛逢之子。趙光胤性格輕率,喜歡自夸自大;韋說謹重守常而已。
趙光逢自從梁朝罷相,杜門不交賓客,趙光胤時常前往見他,談及政事。一天,趙光逢在大門上寫道:“請不言中書事。”
36、
租庸副使孔謙畏懼租庸使張憲公正,想要專攬全權,對郭崇韜說:“東京重地,須大臣鎮(zhèn)守,非張公不可。”郭崇韜即刻上奏以張憲為東京副留守,代理留守事務。十一月十八日,任命豆盧革判租庸,兼諸道鹽鐵轉運使。孔謙更加失望。
37、
十一月十九日,加授張全義為守尚書令,高季興為守中書令。當時高季興入朝,皇上待他非常優(yōu)厚,從容問他:“朕欲用兵于吳、蜀,先取哪一國?”高季興認為蜀道艱險難取,于是回答說:“吳地薄民貧,克之無益,不如先伐蜀。蜀土富饒,又主荒民怨,伐之必克。克蜀之后,順流而下,取吳易如反掌。”皇上說:“善!”
38、
十一月二十一日,恢復以永平軍大安府為西京京兆府。
39、
十一月二十四日,皇帝從大梁出發(fā);十二月一日,抵達洛陽。
40、
吳越王錢镠任命行軍司馬杜建徽為左丞相。
41、
十二月三日,皇帝下詔,以汴州宮苑為行宮。
以耀州為順義軍,延州為彰武軍,鄧州為威勝軍,晉州為建雄軍,安州為安遠軍;其余籓鎮(zhèn),都恢復唐朝舊名。
42、
十二月十一日,御史臺上奏:“朱溫篡逆,刪改本朝《律令格式》,應該收回舊本,全部焚毀,如今臺司及刑部、大理寺所用都是偽廷法律。聽說定州敕庫獨有本朝《律令格式》,全部都在,乞請下詔,命本道抄錄進呈。”皇帝聽從。
43、
故后梁匡義節(jié)度使李繼韜聽聞皇上滅梁,憂懼,不知所為,想要北走契丹,正巧有詔書征召他入京進宮;李繼韜將行,弟弟李繼遠說:“兄長當初是反叛投敵,何地自容!去與不去,結果都是一樣,不如深溝高壘,坐食存糧,還可拖延歲月;入朝,立馬就死。”有人對李繼韜說:“先令公(李嗣昭)有大功于國,皇上是你的叔父,去了一定平安無事。”李繼韜的母親楊氏,善于積蓄財貨,家財百萬,于是與楊氏同行,帶著白銀四十萬兩,其他財貨也價值相當,大肆賄賂送禮。伶人宦官爭相為他說話:“李繼韜當初并無邪謀,只是為奸人所惑而已。李嗣昭是親近賢臣,不可無后。”楊氏又入宮見皇帝,泣請其死,一再提及李嗣昭當年的事;又求哀于劉夫人,劉夫人也為他求情。等到李繼韜入見待罪,皇上釋放他,留他住了一個多月,屢次跟從游獵,寵待如故。皇弟、義成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李存渥總是呵斥辱罵他(李繼韜兄弟要殺李存渥,事見公元922年記載),李繼韜心不自安,又賄賂皇帝左右,請求回本鎮(zhèn),皇上不許。李繼韜秘密派人送信給李繼遠,教軍士縱火,希望天子派遣自己回去安撫。事情泄露,十二月十二日,貶為登州長史,尋即連同他的兩個兒子一起,斬首于天津橋南。皇帝遣使斬李繼遠于上黨,以李繼達充任軍城巡檢。
皇帝召權知軍州事李繼儔入宮,李繼儔霸占李繼韜的妻子,料理妓妾,搜檢貨財,不及時上路。李繼達怒道:“我家兄弟父子同時被誅而死者四人,大哥毫無骨肉之情,貪淫如此,我實在是羞恥,沒臉見人,生不如死!”十二月十五日,李繼達身穿喪服,率麾下一百騎兵,坐在戟門,呼喊說:“誰與我一起造反?”然后進攻牙宅,斬李繼儔。節(jié)度副使李繼珂聽到兵變消息,招募市民,得一千余人,進攻子城。李繼達知道大事不濟,開東門,回到私宅,殺死自己全部妻子兒女,準備逃奔契丹,出城數(shù)里,跟從的騎兵全部散去,李繼達于是自刎而死。